立夏吃麦芽塌饼。
麦芽塌饼,又叫“麦芽团子”,有些地方称作“甜麦塌饼”,这是因为大麦含有糖分的缘故。“甜麦”,甜大麦芽也。又,麦芽可入药,“胃气虚人易服之。”(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谷部·蘖米》)
明代崇祯《嘉兴县志》卷十五“里俗”记立夏日“......村民亦竞采草木嫩荑,揉粉制饼饵相馈遗。”清末吴受福续增《古木杂识》卷一谓,立夏“其日粉耳,多作麦芽团,以新麦登场故。”
麦芽塌饼是把大麦芽(晒干磨成粉)、草头揉入糯米粉,裹豆沙馅做成的。形状扁圆,色泽灰绿。蒸熟,油煎吃,白热烂软(中有草头丝丝缕缕),甜不腻口。饼一个有杯口大,凉透,饼仍烂软,亦宜冷食。
麦芽挞饼
麦芽挞饼(塌饼),是汾湖南岸春季著名的糕团食品,一般在“谷雨”至“立夏”季节制作,尤其在“立夏”前几天至“立夏”这一天,乡间家家户户都做,集镇上糕饼茶食业边做边售,亦称:“立夏挞饼”,麦芽挞饼的制法:用米粉、麦芽粉、草头(一种可食的谈绿色小草,略有清香味)揉和在一起,捏成团子,放进豆沙馅,蒸熟,再用菜油,红糖再锅中,煎而成。其中麦芽使米粉柔软有甜味,草头使挞饼呈现绿色,这大概是民间早期的“绿色食品”了,用菜油、红糖煎制而成,使挞饼由柔软导致塌扁,内穿“绿袄”,外裹“红衣”,使人食欲骤增。近代诗人周芷畦有诗曰:
麦芽搀杂草头香,抵得红绫饼一方。
郎咬开时须细辨,豆沙馅子赤沙塘。